高齡醫學看中醫|高齡衰弱症|多面向介入

「啊~老了!」很多長輩在診間裡都會這樣感嘆地說到,但健康的老化、衰弱的發生及真正的失能,是三個不一樣的狀態。

衰弱症之於其他的慢性疾病(高血壓、糖尿病等等)或者肌少症,是個新興的醫學詞彙,並不是那麼多人熟知,但「衰弱症」之所以會被提出來希望大家能重視,是因為這個狀態的「可逆性」,提早發現長輩的衰弱狀態,讓我們檢視可以做改變的地方,積極的做出改變,減少失能的發生。

衰弱的定義

醫學上定義衰弱是指:漸進式的多重系統生理功能下降,導致在內在或外來的壓力因子下,較易受傷害,無法恢復原本的狀態,增加失能、死亡的風險。

會用下列五大項目來做評估: 如果符合3項以上,則可被界定在衰弱狀態,若有1-2個,則被稱謂衰弱前期。

1.非刻意體重減輕:過去一年中,在沒有刻意改變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下,體重減少5公斤或體重減少5%以上

2.握力:慣用手以握力計測定,握力最大值低於參考值(依據性別與BMI判讀是否小於一般族群)(男生≦28kg, 女生≦18kg(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切點))

3.疲勞:無法打起精神從事日常活動,狀態超過3天以上 (可以憂鬱量表評估)

4.步行速度慢:步行速度每秒小於0.8公尺(細部會在依據性別與身高判讀是否小於一般族群)

5.低體能活動:身體活動量 男性每週<383千卡,女性每週<270千卡(以 modified questionnaire Minnesota Leisure Time Activity Questionnaire計算)

2023 05 03 21 48 25

衰弱看中醫

衰弱是種疾病嗎?其實不是,衰弱是一個狀態,一個多重器官系統的功能衰退所表現出來的狀態。這個狀態的發生,並沒有什麼藥物可以做治療的。研究顯示,衰弱的老年人需要多面向的介入模式,包括運動、營養、藥物調整及心理、社會資源的介入。

有些長輩患者會主動來中醫門診求診,覺得自己沒有力氣、是不是很虛,需要用中藥做補養,黃耆、枸杞、紅棗可不可以喝、要不要吃龜鹿二仙膠。近期有一些比較小型的社區問卷分析以及中國的地區型研究,探討衰弱症的民眾在中醫體質證型是屬於什麼種類的,結果發現,不一定都是虛證為主,超過一半以上的病患體質分析為虛實夾雜。打個比喻,一台機器,因為運轉多年沒有好好維修保養上油,可能會對零件產生磨損,有些地方因此生鏽,而這些磨損與生鏽回過頭來更導致機器運轉更卡、損壞的更快。虛就是機器運轉不靈了,實就是那修磨損生鏽,補虛是讓馬達、恢復以往的運轉,然而更換磨損、去除生鏽也是必要的處理。

回到臨床上,一個衰弱的長者,不一定只需要補,補養跟消導(行氣或排除痰溼、瘀等)都需要評估及調整。

此外,藥物治療並不是改變衰弱的主要方針,搭配上營養、運動、心理社會的層面去改變,才能更完整的做出逆轉衰弱的關鍵。在醫院中,我們可以更搭配營養門診、復健門診,做更進一步的評估。又或者詢問政府提供的長照2.0服務,讓預防或延緩失能的服務,成為我們的好幫手。

衰弱其它就診科別

你可能聽過鄰居老煙槍阿公,原本可以自行走路、生活自理,一次肺炎住院後,後來需要入住機構請專人照護。你可能知道哪個親戚,因為一次跌倒後住院開刀後,回家必須要請看護24小時的照顧。這些故事我們都不陌生,然而,回溯性的把衰弱的評估放進去探討,我們可能會發現許多幽微的變化其實早已經開始。認識衰弱,進而逆轉衰弱,值得我們努力嘗試改變。

如果你發現有衰弱的前兆,平時有定期就醫需求者,建議可以再高齡醫學科、復健科、家醫科做就診檢查。平時沒有定期就醫需求者,則可以尋求整合醫療與老人衰弱介入能力的醫療機構與醫師協助,前往看診諮詢。

也可以參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認識老人衰弱懶人包 https://health99.hpa.gov.tw/storage/pdf/materials/61003.pdf

 

Ref.

Fried LP, Tangen CM, Walston J, Newman AB, Hirsch C, Gottdiener J, Seeman T, Tracy R, Kop WJ, Burke G, McBurnie MA;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. Frailty in older adults: evidence for a phenotype.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. 2001 Mar;56(3):M146-56.

劉東桓(Dung-Huan Liu) ; 吳佩青(Pei-Ching Wu) 台灣衰弱症中醫證型分析 中醫藥研究論叢 24卷2期 ( 2021/06) , 1-13 10.6516/TJTCM.202106_24(2).0001